山西省运城华美中等技术学校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代码:740104)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学制
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业能力培养。加强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率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葡萄酒侍服与品鉴、茶艺与咖啡艺服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酒店、餐饮、茶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明确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充分认识未来职业涉及领域,形成正确合适的自我期望值,正确的择业观念及初步创业的知识和能力;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服务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备积极探索专业知识的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勤于思考的习惯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熟练掌握专业必需的服务与管理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酒店服务各部门专业知识;
(3)具有开展酒店服务分析处理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知识;
(4)具有行业要求的外语基础知识。
3.能力
(1)熟练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基本技能;
(2)熟练掌握前厅接待、客房服务、餐饮等部门工作的专业技能;
(3)具有茶艺、营销的基本技能;
(4)能独立处理本行业服务与运营过程中常规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外语接待服务与业务沟通能力;
(6)具有良好的客户开发、服务、管理能力。
五、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证书举例 |
284 | 740104 | 酒店餐饮 | 前厅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与管理 餐饮服务与管理 康乐服务与管理 | 餐厅服务员(4-03-05-01) 前厅服务员(4-04-01-01) 客户服务员(4-04-01-02)
| 前厅服务员 客房服务员 餐饮服务管理
|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公共基础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学时)
【课程目标】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要求】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发展过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36学时)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开展成功教育,让学生能在自我规划的过程中明确目标,能在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中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广阔空间,从而搭建通向成功的台阶。
【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调节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引发学生的心理感悟,帮助他们远离焦虑、自卑、抑郁的心境,从而达成行为上的正向改变,帮助中职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发自身的潜能,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征和个人特点,结合社会未来的发展,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提高就业能力,并最终找到一个能够发挥个人潜力、具有发展空间的理想职业。
3、哲学与人生(36学时)
【课程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指导,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主要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4、职业道德与法治(36学时)
【课程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主要内容】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5、中国传统文化 (36学时)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启迪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
【主要内容】:是一门讲授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教学要求】:熟知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领会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方面文化精髓;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6、语文(198学时)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主要内容】汉字规范书写、职场通用写作、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职场信息阅读,国学经典诵读
【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7、数学(180学时)
【课程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主要内容】:不等式、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向量等方面的计算知识,集合与逻辑用语、指数与对数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等应用数学的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的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8、英语(144学时)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主要内容】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9、信息技术(14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景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人工智能初步
【教学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本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要求,对接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发转需要,着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认知、合作与创新能力,发展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10、体育与健康(180学时)
【课程目标】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主要内容】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项目
【教学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1、历史(72学时)
【课程目标】了结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能够尝试搜索、整理、运用可信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现实问题;能够依据史实与史料对史事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判现实社会与职业发展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教学要求】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历史学习和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2、艺术(72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感情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色,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艺术的风采;结合艺术情景,依据艺术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根据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或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美化生活,具有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品,认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音乐欣赏与实践、美术欣赏与实践
【教学要求】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深入分析艺术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遵循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积极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13、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36学时)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立职业理想,掌握就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培养创业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主要内容】学习国家的就业政策与法规,当前就业途径和就业前的准备,求职的信息收集与分析,面试应聘的技巧以及如何创业和创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国家的就业形势和政策,掌握基本的就业方向和途径,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14、应用文写作(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系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具备阅读、分析和写作常用应用文的能力,注重实践、突出实用、切合职场,培养较强的职场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主要内容】应用文写作
【教学要求】以职场为学习情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生动、仿真的学习活动中习得和运用,学习职场通用文体的写作,培养较强的职场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专业技能课
1、餐饮服务与管理(中餐、西餐)(288学时)
【主要内容】餐饮概述、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餐饮服务、酒水菜点知识;
【教学要求】熟悉餐厅设备、餐具名称、用途、保管及使用方法,了解饮食环境卫生常识;掌握餐厅工作程序,懂得接待外宾常识,会叠二十种以上口布花,能独立接待二、三桌茶座游客,做到游客满意,服务周到迅速;熟悉中、西菜点、酒水的名称、规格、质量、品味、价格,并能根据游客的不同需要点菜配饭,结账及时准确。
2、客房服务与管理 (144学时)
【主要内容】客房服务、客房清扫、客户的安全工作及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主要客源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能接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游客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熟悉国内主要旅游胜地和交通知识不,能圆满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掌握客户服务的全部技术,熟悉客房设备、家具的性能、用途,掌握正确的保管和使用方法。
3、前厅服务与管理 (144学时)
【主要内容】绪论、前厅部概况、客房预订、接待和大厅服务、部讯和总机服务、前厅收银、前在部管理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前厅服务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前台服务相关软件为客人服务。
4、茶艺(72学时)
【主要内容】了解茶文化基础知识、茶水、茶具;掌握茶叶的基本知识并能熟悉操作不同茶类冲泡方法。
【教学要求】 熟悉中国茶文化及茶礼;要求学生熟悉茶具分类及产地;掌握茶与健康的关系;能鉴别茶叶的品质,正确储存及保管茶叶;熟练掌握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5、普通话(36学时)
【主要内容】普通话知识和技能、口语交际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从中职生未来就业岗位需求出发,注重实践应用,切实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6、 酒店管理概论
【主要内容】酒店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酒店管理的本质、属性与特征;酒店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特征;酒店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酒店业的构成;酒店市场;酒店与旅游业的影响和作用;酒店与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能运用酒店管理知识的性质和特点等管理实际情况;能结合当地酒店业发展状况,对旅行社、旅游饭店、等进行分析;能运用酒店市场知识对当地酒店市场进行细分;能正确认识酒店业产业地位的确立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7、旅游地理(72学时)
【主要内容】中国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知识;旅游区域名胜古迹的分布、形成和价值;地理风光的成因、变化和特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能熟练掌握中国地图,了解各种区域划分的方法;了解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方法;掌握中国及不同等级旅游区旅游业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特色;熟悉重要景区及旅游线路;熟悉各地风味美食。
8、形体训练(180学时)
【主要内容】掌握一定的形体理论知识,了解形体的起源、发展,对形体课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熟悉与掌握形体、礼仪、个人形象塑造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与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与内容。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各类综合素质,使学生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能力,优雅的形体气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作风,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顶岗实习
校外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培养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与企业文化,了解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及认同,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转变。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可分为职业认知实习、工学交替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学校可因地制宜安排不同的学期完成也可集中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实施企业顶岗实习,应有校企联合制订的实习计划和明确的评价要求。学校要加强实习学生的日常跟踪管理,为学生办理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6周。1周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个学时计算。
其中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校内综合实训,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集中安排,时间为0.5学年。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1.公共课教学安排表
课程结构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时 | 年级/学期/理论周数/理论周时/实训周数 | ||||||||
总课时 | 其中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
理论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文 化 基 础 课 | 德 育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6 | 36 | 2 |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36 | 36 | 2 | ||||||||
3 | 哲学与人生 | 36 | 36 | 2 | ||||||||
4 | 职业道德与法制 | 36 | 36 | 2 | ||||||||
5 | 中国传统文化 | 36 | 36 | 2 | ||||||||
文 化 课 | 6 | 体育与健康 | 180 | 36 | 144 | 2 | 2 | 2 | 2 | 2 | ||
7 | 英语 | 144 | 144 | 2 | 2 | 2 | 2 | |||||
8 | 数学 | 180 | 180 | 3 | 3 | 2 | 2 | |||||
9 | 语文 | 180 | 180 | 3 | 3 | 2 | 2 | |||||
10 | 信息技术 | 144 | 36 | 108 | 4 | 4 | ||||||
11 | 历史 | 72 | 72 | 2 | 2 | |||||||
12 | 艺术 | 72 | 18 | 54 | 4 | |||||||
13 |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 36 | 36 | 2 | ||||||||
14 | 应用文写作 | 36 | 36 | 2 | ||||||||
小计 | 1224 | 918 | 306 | 14 | 14 | 14 | 14 | 12 |
2.专业课教学安排表 | |||||||||||
课 程 结 构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时 | 年级/学期/理论周数/理论周时/实训周数 | |||||||
总课时 | 其中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
理论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1 | 酒店概论 | 72 | 72 | 4 | |||||||
2 |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务 | 144 | 28 | 116 | 8 | ||||||
3 | 会展项目策划与组织 | 144 | 28 | 116 | 8 | ||||||
4 | 中国旅游地理 | 72 | 72 | 4 | |||||||
5 | 普通话 | 36 | 8 | 28 | 2 | ||||||
6 | 形体训练 | 180 | 36 | 144 | 4 | 2 | 2 | 2 | |||
7 | 客房服务与管理 | 144 | 28 | 116 | 8 | ||||||
8 | 职业形象 | 72 | 14 | 58 | 2 | 2 | |||||
9 | 茶艺 | 72 | 14 | 58 | 4 | ||||||
10 | 插花 | 72 | 14 | 58 | 4 | ||||||
11 | 饭店公共关系 | 36 | 36 | 2 | |||||||
12 | 前厅服务与管理 | 144 | 28 | 116 | 8 | ||||||
13 | 酒店服务礼仪 | 72 | 14 | 58 | 4 | ||||||
14 | 服务语言艺术 | 72 | 14 | 58 | 2 | 2 | |||||
15 | 宴会设计与管理 | 72 | 72 | 4 | |||||||
16 | 外贸参展事务 | 72 | 72 | 4 | |||||||
小计 | 1476 | 406 | 1070 | 16 | 16 | 16 | 16 | 18 | 540 |
3.选修课教学安排(每学期选修一门选修课)
课 程 结 构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时 | 年级/学期/理论周数/理论周时/实训周数 | |||||||
总 课 时 | 其中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
理论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1 | 社交礼仪 | 72 | 12 | 60 | 4 | ||||||
2 | 语言艺术 | 72 | 12 | 60 | 4 | ||||||
3 | 音乐欣赏 | 72 | 12 | 60 | 4 | ||||||
4 | 文学名作鉴赏 | 72 | 12 | 60 | 4 | ||||||
5 | 营养与健康 | 72 | 12 | 60 | 4 | ||||||
6 | 电影欣赏 | 72 | 12 | 60 | 4 | ||||||
7 | 书法鉴赏 | 72 | 12 | 60 | 4 | ||||||
8 | 插花 | 72 | 12 | 60 | 4 | ||||||
9 | 古典诗歌鉴赏 | 72 | 12 | 60 | 4 | ||||||
10 | 中外建筑简史 | 72 | 12 | 60 | 4 | ||||||
11 | 手工制作 | 72 | 12 | 60 | 4 | ||||||
12 | 拉丁舞 | 72 | 12 | 60 | 4 | ||||||
13 | 戏曲欣赏 | 72 | 12 | 60 | 4 | ||||||
14 | 中国文化史 | 72 | 12 | 60 | 4 | ||||||
15 | 自然史 | 72 | 12 | 60 | 4 | ||||||
小计 | 360 | 60 | 300 | 4 | 4 | 4 | 4 | 4 | 0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保障
1.聘请能工巧匠、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利用这些人员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担任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同时有助于促进校企双方教师的交流,实现教学和实践互相促进的目的,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3.师资梯队建设:在现有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引进和培养一批能站在本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动态,能根据行业企业岗位需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骨干,既有一批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又有一批流动的能胜任专业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注重学历、知识结构、年龄层次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均衡发展。
(二)教学评价
1.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本课程设置中开设的课程均须进行考核。每学期考试时间为两周,考核形式按课程大纲规定进行。考核要结合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考核成绩(含实习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2.专业考核分理论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两类。理论知识考核采用笔试、口试、操作等方法。侍酒、葡萄酒品鉴、中餐摆台、茶艺、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必须参加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等级考核,并将取得合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3.毕业实习结束学生必须写出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或论文一份且附有实习单位的鉴定材料。
(三)实训实习环境
1、餐饮模拟室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功 能 |
1 | 餐桌 | 台 | 2 | 该模拟室适用于高级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练习中餐摆台、口布折花、茶艺操作等技能训练。 |
2 | 餐椅 | 把 | 20 | |
3 | 中西餐餐具 | 100 | ||
4 | 花瓶 | 个 | 10 | |
5 | 茶具 | 套 | 30 | |
6 | 烧水壶 | 个 | 30 | |
7 | 托盘 | 个 | 8 | |
8 | 空调 | 个 | 1 |
2、客房模拟室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功能 |
1 | 单人床 | 张 | 2 | 该模拟室适用于高级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操作做床练习。 |
2 | 床上用品 | 套 | 4 | |
3 | 床头柜 | 个 | 2 | |
4 | 储藏柜 | 个 | 2 | |
5 | 空调 | 个 | 1 |
3、茶艺实训室(按全班40人计算)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功能 |
1 | 授课演示台 | 1 | 套 | 该训练房用于服务类专业学生进行茶艺训练。 |
2 | 学生操作台 | 30 | 台 | |
3 | 茶艺器具1(电水壶、玻璃壶、茶杯、茶碗、茶海、茶荷、茶夹、茶巾等) | 30 | 套 | |
4 | 茶艺茶叶 | 4 | 组 |
4、形体房(按全班40人计算)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功能 |
1 | 音响 | 套 | 1 | |
2 | 木地板 | |||
3 | 镜子 | 面 | 2 | |
4 | 空调 | 台 | 4 | |
5 | 垫子 | 床 | 10 |
(三)教学资源
1.数字化校园
2.多媒体
3.教学课件
4.案例库
5.校图书馆
(四)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参观教学法
3.讲授法
4.直观演示法
5.练习法
6.任务驱动法
(四)质量管理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主要包括:
1.教学管理职责系统,如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教学管理者代表、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和教学管理评审等要素。
2.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如教师引进招聘和晋升、教师进修与培训、教师绩效评价、教学仪器设备采购与利用管理、图书设施场所与藏量等。
3.教学输入系统,如培养方案、招生与注册、开学、教材、课本等。
4.教学过程系统,如教与学、班级管理、教务管理、课程开发、科研活动、考试与考查等。
5.教学输出系统,如升学、毕业等
6.教学质量测量、分析与改进系统,如教学检查、教学评价、教学反馈及问题处理、教学资料统计技术、纠正及纠正措施教学督导评价等。教师、家长、社会、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实施,通过教学质量管理评价机制、监控机制、激励机制的创新,运用高效的领导决策体系、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全面的管理制度体系、灵活的信息反馈体系、严密的过程监控体系和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整套运行机制实现预期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然后再确定新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持续、逐步优化升级,促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日臻完善,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完成中职三年学习,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方可毕业:
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
2.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且所有公共和专业课程成绩合格;
3.具有普通话三级甲等以上证书;
4.毕业实习结束学生必须写出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一份且附有实习单位的鉴定材料。